bet365官方备用网站主办 http://www.kcnbkj.com http://bet365官方备用网站.政务
西山区2015年上半年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展自检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0 15:42
信息来源: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

(一)加强统筹,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作

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制定了《西山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根据《bet365官方备用网站关于印发市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教育部分)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bet365官方备用网站关于印发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分)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区实际,明确了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落实普高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等17项工作任务,并进行了责任分解。同时,继续实施“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试点”等7个试点项目。

(二)改革办园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1.完善发展机制。结合《昆明市“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实施方案》,制定了《西山区“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实施方案》,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目前,区属20所民办幼儿园正积极申报普惠性幼儿园。

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模式。西山区所辖昆明市第三幼儿园等9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举办分园12所,签订合作办园协议2所,形成“名园融园”的良好发展态势。2014—2015学年,选派20名教师参加公民办幼儿园教师交流。

3.严格执行资质准入及督导、分级管理制度。依法审批民办园3所,关停无证幼儿园11个,指导16个无证学校改造办学场地并按程序申报。按照《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现代教育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办园)综合水平评定标准》,完成了5所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及2所幼儿园的等级评定。

4.完善培训机制。针对幼儿教育存在问题,2015年西山区教科所组织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现已开展区域活动调研、新教师培训、绘本教育竞赛、语言活动培训等工作。昆明市第三幼儿园申报创建2015年省级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将为园长、骨干教师提供全方位学前教育培训。

5.加强示范园建设。西山区现有省一级示范幼儿园31所,均已配齐教具。昆明市第十八幼儿园申报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已通过市级复评。

6.抓好对口帮扶工作。西山区31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均与民办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并积极开展送教活动。同时,各幼儿园间签订“手拉手”协议,建立姐妹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7.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西山区学前教育已覆盖农村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昆明市第十八幼儿园里仁分园自办园来,有效解决了海口街道办事处回族幼儿入民族园难的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8.健全资助机制。制定《西山区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管理办法》、《昆明市西山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按150元/生/学期的标准,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金14.97万元,惠及幼儿998人。

(三)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1.优化学校布局。根据《西山区教育资源整合及学校布局布点规划(2010-2015)》,至城中村改造结束,将新建小学15所、中学15所、幼儿园72所,其中涉及城中村改造配套学校44所(含小学27所、初中5所、完中10所、九年一贯制2所),满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拆除学校及幼儿园61所,其中公办7所、民办54所。目前,竣工并交付使用的配套学校有17号片区48班小学、2号片区红庙村24班学校、18号片区润城学校;4号、17号、20号、30号片区配建幼儿园建设完成;46号片区48班小学主体竣工,今年9月投入使用;20号片区配套中学(前卫中学)正在3层结构施工,计划年内投入使用;24号片区配套中学计划年内动工,明年投入使用。

2.加快寄宿制学校及薄弱学校建设。完成龙潭中心学校建设,明朗中心学校正在施工,云光中学、海磷小学、化建小学、团结中学、谷律中心朵亩小学等一批寄宿制学校正在办理建设前期手续,计划2016年内投入使用。根据寄宿制学校特点,加大管理办度,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小学500元∕人∕学期、初中625元∕人∕学期的标准,发放2015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184.175万元,惠及中小学学生3237人。年初下达勤工俭学计划,核拨专项资金50万元,支持涉及勤工俭学工作8所学校建设勤工俭学基地。扶持和平中心学校市级勤工俭学示范基地、龙潭中心学校申报省级勤工俭学示范基地。制定《西山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及实施方案》,推进“全面改薄”工程,为农村学校更换了陈旧的学生用床及课桌椅,确保“一人一床”和“一人一桌椅”。

3.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明朗中心学校、云光中学、依兰中心学校、海磷小学、西山一中等5所学校的排危改造项目。目前,明朗中心学校完成施工招标,云光中学、依兰中心学校项目正在进行造价及施工图审查,计划8月开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发西山教育掌上通平台、试验性手机平台,涵盖通知公告、师训教研、教育OA、通讯录、教育沙龙等7个模块。

4.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在选调教师时严格执行昆明市教师调动政策,除昆明市四区教师及区内驻军部队随军家属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直接办理调动手续外,其他区外教师严格执行凡进必考政策。着力解决学校扩增扩建、生源学位增加与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教师107人,现已完成报名、笔试。

5.建立干部教师交流机制。通过支教、学习进修、挂职锻炼及对口交流等方式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工作,优化配置教师资源。2014—2015学年选派66名优秀教师和干部参加交流,其中,公办学校教师到农村或民办学校支教39人,农村或民办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进修25人,公办学校干部到民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薄弱党支部2人。6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启动2015—2016学年干部教师交流工作。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西山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及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采取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均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配足配齐任课教师和教学设备。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绩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将治理教育收费工作列入全区教育工作重要范畴,组织校园长进行规范教育收费专题培训,督促各校园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文件精神,做到严格收费、规范办学。区属22所中小学、幼儿园顺利通过省发改委教育专项收费检查。

7.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按照“就近或相对就近”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或进入民办学校享受公费学位。同时,采取“随班就读”的方式,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

8.积极创建现代教育示范校。完成昆五中、福海中学、团结中学、昆十九中、新华中心学校、书林一小、杨家中心学校、大渔中心学校、棕树营小学等9所中小学的现代教育督导评估。

(四)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督导实效

1.强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措施。按照《昆明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评估办法》、《昆明市对乡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区、街道办事处两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落实《西山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西山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评估任务分解》、《西山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任务分解》,与全区22个职能部门、10个街道办事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复评”工作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并做了总体安排。完成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对西山区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评估复评。

2.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修订《西山区责任督学工作手册》,细化督学工作程序、规程、考核制度、自律要求。组织区专家组对申报省一级二等学校的昆一中西山学校、申报省一级一等示范园的昆明第十八幼儿园进行初评,完成5所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及2所幼儿园的等级评定。同时,开展了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复评、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年度教育目标半年督导及学校安全、教育教学、招生、收费等专项督导,促进学校专项考核、专项推进、专项发展。

3.创新地方教育机制。草拟了《西山区深化教育督导与教育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理顺政校关系,转变管理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草拟《西山区“三位一体管理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推进联校办学、联片管理与集团化办学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促进优质教育公平、普惠。

(五)改革培养模式,提升职业学校育人水平

1.更新发展理念。按照“德育道德体系化、职教专业市场化、职校管理公司化、校企合作基地化”的思路,制定《西山区教育局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计划》,清理了区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2.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我区云南昆明工业学校与云南建水县工业学校形成跨市职教集团,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新东方教育集团,有较成熟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教学科研、校企合作、毕业指导等方面特色鲜明,成为市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我区指导各民办职业学校整合资源、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品牌、健全管理制度等工作,构建规范、优质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昆明工业学校有在校生5060人,设有数控、汽修等11个工程类专业,2015年上半年,集团从建水校区调入核心管理团队,加大了规范化建设步伐。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昆明工业学校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校逐年加大办学投入,现已累计投入4亿元。

3.打造海口工业职教体系。依托海口工业园区区域拓展空间及区位优势,确定校企合作基地化的发展策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扩大我区职教规模,为区域经济服务。2009年引进的云南经贸外事学校将原来的工厂改造成职业学校,将原来的生产项目打造成专业,将一批优秀的企业技术人才改编为双师型教师,将车间建为教室和实训基地,并与海口多家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行业支持,社会参与,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西山区职业高级中学在海口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学研实训基地”,将“孝国葫芦雕”、“祖氏滇绣”两个民间艺术项目纳入职教课程,变传统手工艺的师徒传承为课程传承、师生传承,将整个工艺进行流程化、课程化改造,缩短文化积淀周期,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储备大批后备人才。

4.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投入150余万元,建成学生天猫创业基地大楼及电子商务、装修平面设计等实训基地,创建为“校企创业孵化基地”。云南昆明工业学校投入368万元,建成省内一流的数控设备实训基地。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校投入300万元建成金工实训基地、汽修实训基地。

(六)改革合作方式,拓宽教育交流渠道

1.推进城际、校际、山区农村与城区交流、帮扶。实行教师对口交流、对口培训、对口教育科研,学生到对口学校体验。5所中小学利用海外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促进教育管理,开展教学、科研交流活动。

2.推进中外教育合作。西山实验中学与香港真道书院、新加坡美雅中学结成姊妹学校;粤秀中学和英国伦敦Twy ford church of England High School结为友好学校;观音山中心学校为“云南省对外教育交流小学示范基地”。支持西山区海贝学校创建“国际教育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利用学校法人黄海燕香港居民的身份,引进国外教育督导团队定期到校进行教育测评并提供教育建议,引进海外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科研活动;支持美吉姆培训学校等有特色、有品质的短期文化培训机构,以中国教育总部为媒介,引进示范性中外教育合作项目,与境外品牌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提高教育国际水平。

3.推进口语教学。区科研所从语文、英语入手,开展教育科研,加强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七)改革发展机制,助推民办教育内涵提升

1.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进一步加强“完善一个机制””和“九个纳入”的工作建设,即完善对民办学校奖励、补助和对民办学校学生的减免、补助机制,依据我区民办学校发展情况,从保安全、保民生角度出发,加大投入学校安全建设的奖补力度,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学校的奖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金,健全奖补机制及资金管理机制;同时,将民办学校的教学教研、督导评估、安全工作、“平安校园”创建、文明学校与绿色学校的创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和管理、民办学校党支部与群团组织等工作,按“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监督评比、统一规划”原则纳入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体系,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2.开展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一是结合“春风化雨”三年行动,加大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及品质提升工作力度,开展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为非盈利性质学校争取补助,支持西山区前卫幼儿园中心分园、昆明第十八幼儿园里仁分园、西山区一幼沙地分园、昆明第十五幼儿园云磷分园、西山船房村幼儿园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善基础建设,提高保教质量。二是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扶持给予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优惠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发展壮大。

3.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搭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促进学校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在职业学校升级改造中,发挥企业作用,打造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校军事工实训基地、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的创业基地。

4.丰富公办学校办学形式。我区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采用“国有民办”体制,由昆一中领办,与昆一中共享教育资源,实现管理全统一、考核全统一、教育科研全统一、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全统一,顺利通过省一级二等完中复评。

5.加大奖补力度。对2014年度年检优秀的34所民办学校给予表彰,为90所民办幼儿园、中小学争取办学经费补助181万元,拨付民办中小学免杂费及公费学位补助161.32万元,12所民办学校申请民办教育省级、市级专项资金237.95万元。

6.实施质量建设工程。制定了《西山区教育局2015年度区属民办学校校(园)长或负责人培训工作方案》,宣传《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培训民办校园长240人次,指导民办学校教学教研156人次,指导7所民办幼儿园、中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对3所申报省一级示范园的民办幼儿园开展督导评估。

7.规范财务管理。将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列为年检重要考核项目,将财务制度建设列为各级专项资金申报的重要标准,要求民办学校进一步规范会计、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做到“一年一审计”,并按《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规范结余资金的使用范围,依法取得合理回报。

(八)改革培训机制,支撑教师专业发展

1.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出台了《西山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继续实施《西山区“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规划》、《西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园丁工程”建设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七个一工程”实施方案》,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山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落实专门统筹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专项保障经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负责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培养经费由教育附加列支,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农村中小学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都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区教育局将教师培训工作列入对教科中心、中小学的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内容。

2.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拟对在山区学校任教、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教职工,按照学校区域类别发放300-500元∕人∕月的山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助。

3.更新培训手段。推进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的改革与建设,探索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教师全员培训、基础教育发展改革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建立了全区教师培训网络管理平台,构建了分类分层研修——学区及手拉手校际间研修——学校校本研修区级三级研修网络,广泛开展远程培训、视频培训,并实现了培训学时及学分的计算机管理。

4.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在省级王蕾、姜茹及区级朱志刚等3个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区级学科工作室5个。

5.开展全员培训。按照分层培训的原则,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预备培训,支持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进修,提升专业素质,优化知识结构。组织开展了校园长、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国培计划”、教师继续教育履职晋级省级一类课程、昆明市地方性选修课、区级地方性选修课、“美国环球志愿者”英语教师、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新教师三年跟踪培养、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体育舞蹈教师、中小学德育培训、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农村小学教师示范性等培训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创新力度不够,改革重点、特色不突出。

(二)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城乡、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亟待加强、办学活力需进一步激发。

(三)上级改革政策配套措施不足,完善教职工编制标准、民办学校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金融支持政策等项目难以实施。

    三、下步工作打算

将教育体制改革作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稳妥推进,积极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一)构建均等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加快普及学前教育。落实《“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实施方案》,扩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努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切实履行发展义务教育的职责,全面加大义务教育发展中人、财、物的支持力度,全面完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开展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全面推行“协作片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努力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差距,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3.优化发展高中教育。实施《西山区优质学校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引导普通高中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之路,深化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绩效。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办学品质

1.完善规范管理体系,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维权的良好局面。

2.按照管办评分离要求,明确管理权责,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检测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完善综合性督导、专项督导、经常性督导有机结合的教育督导制度,构建“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业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的格局。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学校活力

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方参与,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实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依法管理并建立健全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健全经费保障体制,提高教育经费运行效能。

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体制。落实好“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本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确保教育财政性拨款做到《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确保各项涉教投入和转移支付等足额、及时拨付到位,并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促进中小学布局合理、条件达标、管理规范。